這幾天看到學生自殺的新聞,一直在反省。
我們這些自稱「老師」的人,只顧教書、趕進度、出功課,
卻沒有教學生如何看到希望。
我們不斷把「考場以外冇實際用途的答題技巧」
和所謂「概念、知識」傳授給學生。
我們覺得自己在做「偉大的事」,但實際上,
我們這班老師的存在,並沒有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生涯。
幾年前,我到大陸考察,和一位非教育界的「世外高人」對談。
他一見面就challenge我:「葉先生,你說你是做教育的,那我想問,你覺得教育最重要是什麼?」
我說:「啟發和啟蒙。」
他說:「錯,大錯特錯。教育需要的是『引導』,不是『啟發』。你啟發了學生,有什麼鬼用?你能引導學生走正路嘛?你能引導他們向正確方向開展人生嘛?」
我很慚愧,無言以對。
他是一個賣有機食品的商人,卻點出了問題的核心:
學生每天花最多時間在學校,面對老師的時間,可能比面對家人還要多,但作為老師(包括我們補習老師),除了「書本知識、測驗、功課、壓力」還為學生帶來了什麼?
每個人只能經歷一次青少年期。
我們有沒有運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價值觀,
好好引導同學面對未知的難關?
究竟,我們是香港考試制度的幫兇?
還是一個幫學生在逆境中發現希望的「重要他人」?
IG:Lshenrysir
#圖文不符